Arm Community
Arm Community
  • Site
  • User
  • Site
  • Search
  • User
  • Groups
    •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Enablement
    • DesignStart
    • Education Hub
    • Innovation
    • Open Source Software and Platforms
  • Forums
    • AI and ML forum
    • Architectures and Processors forum
    • Arm Development Platforms forum
    • Arm Development Studio forum
    • Arm Virtual Hardware forum
    • Automotive forum
    • Compilers and Libraries forum
    • Graphics, Gaming, and VR forum
    •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 forum
    • Infrastructure Solutions forum
    • Internet of Things (IoT) forum
    • Keil forum
    • Morello Forum
    • Operating Systems forum
    • SoC Design and Simulation forum
    • 中文社区论区
  • Blogs
    • AI and ML blog
    • Announcements
    • Architectures and Processors blog
    • Automotive blog
    • Graphics, Gaming, and VR blog
    •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 blog
    • Infrastructure Solutions blog
    • Innovation blog
    • Internet of Things (IoT) blog
    • Operating Systems blog
    • Research Articles
    • SoC Design and Simulation blog
    • Tools, Software and IDEs blog
    • 中文社区博客
  • Support
    • Arm Support Services
    • Documentation
    • Downloads
    • Training
    • Arm Approved program
    • Arm Design Reviews
  • Community Help
  • More
  • Cancel
中文社区
中文社区
Arm新闻 新加坡正努力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智慧城市”
  • Blogs
  • Forum
  • 视频和文件
  • Members
  • Mentions
  • Sub-Groups
  • Tags
  • Jump...
  • Cancel
  • New
中文社区 requires membership for participation - click to join
More blogs in 中文社区
  • ARM中国大学计划博客

  • Arm新闻

  • 中文mbed博客

  • 中文社区博客

  • 恩智浦汽车电子MCU讨论区博客

 

Tags
  • 安创空间
Actions
  • RSS
  • More
  • Cancel
Related blog posts
Related forum threads

新加坡正努力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智慧城市”

youmuxi
youmuxi
November 21, 2016

安创空间编译

选自www.engadget.com  

作者: Aaron Souppouris

译者:耿耿、石磊、张叔猛

Sensors, sensors everywhere.

传感器,无处不在的传感器。

Smart Signapore

Image credit: Sean Pavone / Alamy

新加坡的城市定位,可以当之无愧的被称为“智慧城市”

上面这句话很好理解:新加坡是一个仅30英里的岛国,数十年来都是同一个党执政。我们暂且忽略这种民主的缺陷,新加坡地理上及政治上的稳定非常有利于其打造未来城市。

两年前,这种模式被赋予“智慧国度”之名,以此来大力推进城市、居民和政府进入数字化时代。或者更确切的说,岛上纵横交错的光纤网络,为每一个家庭和办公室提供了高速互联网服务,当地居民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三部手机,而这与下阶段息息相关。

这个智慧国度最初看起像一个实验室,在其中测试各种城市问题的智能解决方案。计划的一部分包括在政府需要的地方建立传感器网络,来解决新加坡高居住密度的这个最基本问题。

新加坡外交部长兼任智慧城市计划部长Dr. Vivian Balakrishnan,对Engadget详细的解释了在他看来这个项目将是如何改变新加坡的。

他说“在经济发展不平等和中产阶级不景气问题上会有很多的政治焦虑,同时会伴随着对过去观念和政策大量的争议和无异议的争论。而在新加坡,从来都是科技优于政治。”

Dr. Balakrishnan虽然不愿讨论但是间接提到,智慧国度是需要靠行动的。需要在许多地区推进实验,主要集中于居民和市民受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目前,居住、医疗和交通都包含在内。

At home

家庭

当提到公租房,你大脑中可能联想到的是北美或者欧洲低收入群体的贫民区。但在新加坡,公租房的定义非常广,超过80%的居民(约320万人)都居住在由国家建屋发展局开发的基础公寓中。这也为一些智慧国度的方案提供了非常好的实验环境。

在裕华地产中,第一个社区走向了“智能化”,安装了数千个传感器来检测每一个公寓。通过与私营企业合作,专家们就能获得居民用电、杂物产生、用水的实时数据。尽管正在努力实现用水独立化,但是对一个岛国来说这依然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新加坡每年仍需从邻国马来西亚进口数十亿加仑的水。裕华地产作为试点区之一,借助真空废弃物管理系统、太阳能电池板及水回收等技术实现了“绿色化”。

通过智能程序,传感器为居民提供日常行为数据的反馈,帮助他们减少水、电等资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日常开支。对政府来说,能够收集汇总这些数据,通过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来改进城市规划,以及公租房的设计和运营。这种对居民和国家双赢的模式在智慧国度规划中反复地实施着。

Health

医疗

许多发达国家正在面临同一个问题:人口老龄和为此持续增长的支出,这些支出不仅仅因为医疗费用的昂贵。新加坡是一个孝道文化盛行的国家,孝顺根植于其文化之中。随着老年人的增加,家庭成员照顾他们的时间也在增加。

在医疗问题上,智慧国度致力于减少负担。过去两年里,新加坡一直在试验“老年人监测系统”(EMS),这种非侵害性的系统通过在门及室内安装传感器来检测老年人活动。一旦被监测者缺乏活动迹象或者系统监测到其他事故,系统将会立即向其家人或者专业人员发出警报。

据Dr. Balakrishnan解释,这项实验室是非强制的,这个系统是为了“让那些家庭成员中有老人的人们更安心”,同时也让那些家里有健康问题高危人员的家庭受益。这一措施通过日常的检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们不履行家庭义务的风险。

一些私营部门也涉及到这套EMS系统中,但是这些合作伙伴与检测项目的区别就在于谁来实施。目前试验阶段所有的费用都是由政府来承担,等到服务全面实施的时候将会由居民支付。初期项目的商业化,被看作是国家智能化的关键,政府提供的实验机会为商业化铺平了道路。

另一个医疗方面的试点围绕着“远程医疗”,实现用户足不出户,或者不用见医生即可得到医疗服务。这项“远程康复”的实验发起于2014年末,现在几乎已经完成,旨在为中风患者提供康复服务,而不用他们前往医院或者康复中心。Dr. Balakrishnan表示“远程医疗能实现在家接受治疗,患者不用前往医院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待在一起。这项措施还能为病人家属提供便利,因为他能把医院的床位提供给那些真正需要的病人。”

试点中,病人通过平板电脑来进行恢复训练。当他们训练时,传感器和摄像机将捕捉他们的足迹并将数据远程传输给治疗医生。病人和医生每周还会通过平板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视频会诊。目前有不到一百人参与了这项实验,并建立了一个对照组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的结果预计将在明年公布。

On the road

交通

交通运输可以算是“真实实验室”策略的经典案例。新加坡已经成为自动驾驶交通工具测试的前沿阵地,为自动驾驶汽车和公交开放了街道。南洋理工大学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小范围测试短途运输,最近MIT的nuTonomy公司开始在新加坡街道上测试自动驾驶出租车。就在上周,还公布了一项服务于南洋理工的全尺寸机器人车计划,这些都建立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基础之上。

传感器是智慧国度之心,政府利用它们来跟踪公交车队的轨迹。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够确定出现问题的区域并形成解决方案来处理问题。 Dr. Balakrishnan表示,通过最初的辨别哪些区域公交车的需求量较大,通过采取措施,已经减少了90%的拥堵,同时也平均减少了3-5分钟的等待时间。下一步计划将把这项技术广泛运用到私人交通上。

新加坡通过电子收费系统征收汽车税已经十几年了,到2020年,下一代的系统功能将会更加全面,所有交通工具中都会安装一套政府控制的微信导航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在后台随时监测汽车的位置,并提供大量可供分析的数据。管理者就可以监测全国范围内的交通状况,从车辆数量到平均车速都能监测,并会通过道路布局图标注出拥堵和事故路段。这套系统监测交通状况的水平已经达到能在任何时间内显示道路上的每一辆车。

Virtual Singapore这项技术已经给市民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利益,Dr. Balakrishnan说,“下一代ERP系统将会提供给乘客的附加服务”。路边的停车计时器将会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自动支付。这又和政府推进的另一项减少现金增加电子支付的政策紧密相连。这套交通系统也会收集数据,为乘客提供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

虚拟新加坡

对他们来说,每个项目刚开始都很小,但是所有的传感器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的平台,称之为“虚拟新加坡”。虚拟新加坡同样是由政府和私营企业合作建造,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细节上都可以被称为无可挑剔的样板。这个模型包括了每栋楼精确的尺寸,每扇窗子的位置,甚至是建筑的材质。这类似于谷歌和苹果3D地图模式,但不同的是,还能够进入到每栋楼里面去了解其规划。就模型来说给人印象很深,特别是装入了传感器后,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空前的城市视角。

仔细想想,整个城市的数据都放包含在一个模型中。每辆车的行驶轨迹,水电、废物的流动,一个城市的一切,同时加上每个安全摄像头的数据,空气质量测量数据(一类让学生穿着带有传感器的衣服去检测环境因素的试点),拥堵密度视角,噪音级别等等。这不就是一个真实的、有生机的城市吗?至少是一种城市规划所希望达到的近似模型。

某种意义上来说,将会向所有人开放。

Dr. Balakrishnan表示,虚拟新加坡意图打造一个“由研究人员、市民和企业合力打造的一个共同的数据平台”,这样既能实现所有收集数据的可视化,又能进行各种复杂模拟。当把这个规划放进一栋新建造的大楼中,即可看到这栋大楼对气流,通信信号甚至是对周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样能检测到哪些地方公交需求量大、哪些地方停车场未被充分利用。在医疗领域,还能用于预测疾病的传播,对于人口密度排名全球第三的新加坡来说,防止全国性的传染疾病很重要。

新加坡已经将部分数据向公众开放,人们可以在线看到交通、停车数据、安全摄像头等一些公开的数据。通过虚拟新加坡进程,将会有更多更优质的数据。

A smarter world

更智慧的世界

新加坡独一无二的地缘政治也是它能定位成一个真实实验室的重要原因。所有好的想法都能测试,并能实现潜在商业化,而且不会受到政府方面的阻挠。当然,在全球推广这种模式还很困难,但是Dr. Balkrishnan相信最基础的模式是可以“根据不同城市进行定制并应用到全球。”

就像在纽约,在车内内置卫星导航设备是很困难的,但是会通过其他方式搜集类似信息。过去的几十年里,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将来更多车辆的各项参数、交通状况等数据势必会被采集。未来一定会实现这些数据被加密上传并用于改善城市道路布局和交通状况。

同理,这些技术也能应用在家庭中。通过使用公用事业公司提供的一些实时更新升级的产品,我们的公寓、房屋也在变得更加智能化。我们很多消费需求会被能源公司所收集。如果新加坡能证明这些数据能够很好的被利用,这种模式就能得到很好的推广,进而应用到其他方面。

打造智慧国度的另一个目的是,让人们能看到标准的未来城市是什么样的。Balakrishnan说“如果你来到新加坡,你就能说我看到了未来城市的样子。”

Trust and transparency

信任与公开透明

每当我给那些第一次了解的人解释智慧国度、虚拟新加坡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基本就是这三种:“太震撼了”“太惊悚了”或者是“太震撼和惊悚了。”

最初阶段,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个人隐私和安全性的问题。要想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有所顾虑,你只要了解国家本身的政治格局:新加坡的民主指数排名全球第74,但是这个排名是有缺陷的。独立的民主监督机构“自由之家”标注新加坡为“部分自由”,并在自由、公民自由、政治权利项打分总分7分中给了4分(1分最好),却没有提及到新加坡政府具有线上监管的广泛深远影响。

尽管这样,也只有四个国家的政府被信赖度比新加坡政府高(根据Edelman的信赖度排名),同时生活质量也高。Dr. Balakrishnan 表示在隐私和透明方面,新加坡的智慧国度方案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只有当车辆不在收费路段时才会收集“加密交通数据”。(考虑到新加坡有很多收费路段,系统也会记录停靠在收费停车点和公用停车点车辆的数据,所以仍然会有很多地理位置数据被采集到。)

Dr. Balakrishnan同时也表示开放数据并把新加坡打造为一个“开源社会”,需要依靠高度信任和公开透明。此外,政府还将引入独立的安全顾问来监督这个系统,确保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新加坡会成为一个真实的实验室,测试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并实现最终的商业化。同时希望某些实验的成果能够被应用到世界上其他城市。如果你来新加坡,应该能够说我已经看到未来城市的样子了。”

Vivian Balakrishnan

但是仅仅通过了解多少数据会被收集就能了解新加坡的可信赖度吗?为了了解人们对智慧国度的反应,我与一些企业家和记者进行了交流,发现没有人真正在意这些问题。一位匿名的企业家表示“所有数据被政府收集本质上与这些数据被谷歌这样的私人公司收集没有多大区别。”

但是这不单单只涉及到政府,很大一部分智慧国度的问题需要政府、商业公司和市民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市民正逐渐需要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而且希望能有实时的反馈甚至是立即反馈。而私营企业是达到这个要求的关键。

政府正致力于公开更多机器可读的政府数据,并简化审批流程,方便公众和第三方开发者能够快速接入相关API。这套审批系统非常关键。企业势必会挖掘这些数据中的利益价值,这就需要对所有涉及行业有深入了解才能决定给哪些企业开放这些数据。

一位企业家表示“在某程度上,这项计划涉及的各方包括政府、私营企业最好还能有市民,需要通过对话来确定一个双赢方案的界定”.

对于新加坡来说这就是一个如何平衡的问题:想以经济增长和便利的名义公开多少私人数据?

就目前来看,这个问题答案貌似是“很多。”

Anonymous
Arm新闻
  • 【重磅新闻】Arm宣布推出ServerReady——基于Arm的服务器合规计划

    Dong Wei
    Dong Wei
    近年来,Arm与完整的基础设施供应链合作,包括芯片供应商,独立固件供应商,操作系统和虚拟机管理程序供应商,OEM,ODM,独立硬件供应商和云基础设施供应商。 我们共同定义了服务器基础架构规范(Server Base System Architecture - SBSA)中的最低硬件要求,以及服务器基本启动需求(Server Base Boot Requirements - SBBR)规范中的最低固件要求…
    • October 23, 2018
  • Arm披露最新进展:引领未来,让成功属于所有的人

    Song Bin 宋斌
    Song Bin 宋斌
    Arm公司基础设施部资深副总裁Drew Henry 1991年成立,前22年出产了500亿芯片,随后的四年又出产了500亿芯片,保守的预计,未来五年将再出产1000亿芯片。 2016年,50%嵌入式芯片是基于Arm,现在70%的音视频应用采用了Arm芯片,预计到2035年将有1万亿芯片基于Arm。 产量巨大,新的投资都在以Arm为核心 由于产量巨大,芯片制造商最先进的制造工艺都是围绕Arm投资的…
    • August 24, 2018
  • Arm 和三星代工厂携手推进 7nm与先进工艺

    Song Bin 宋斌
    Song Bin 宋斌
    在超深亚微米工艺节点创新方面已合作多年的 Arm 与三星代工厂宣布双方合作之旅的新里程碑:为期待已久的极紫外 (EUV) 光刻技术, 提供首款 7LPP (7nm Low Power Plus) 和 5LPE (5nm Low Power Early) 库面市。这是 Arm 与三星代工厂 12 年成功合作旅程的最新成果,双方从 65nm 工艺开始不断推出新技术和产品库。利用 Arm 独特的 IP 集成能力…
    • June 14,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