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Community
  • Site
  • User
  • Site
  • Search
  • User
  • Groups
    • Arm Research
    • DesignStart
    • Education Hub
    • Graphics and Gaming
    •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 Innovation
    • Multimedia
    • Open Source Software and Platforms
    • Physical
    • Processors
    • Security
    • System
    • Software Tools
    • TrustZone for Armv8-M
    • 中文社区
  • Blog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utomotive
    • Healthcare
    • HPC
    • Infrastructure
    • Innovation
    • Internet of Things
    • Machine Learning
    • Mobile
    • Smart Homes
    • Wearables
  • Forums
    • All developer forums
    • IP Product forums
    • Tool & Software forums
  • Activity
  • Support
    • Open a support case
    • Documentation
    • Downloads
    • Training
    • Arm Approved program
    • Arm Design Reviews
  • More
  • Cancel
中文社区
中文社区
中文社区博客 如何做到芯不贵、心不累?这里有个0元CPU打造专属SoC的方案!
  • Blogs
  • Forum
  • 视频和文件
  • Members
  • Mentions
  • Sub-Groups
  • Tags
  • Jump...
  • Cancel
  • New
中文社区 requires membership for participation - click to join
More blogs in 中文社区
  • ARM中国大学计划博客

  • Arm新闻

  • 中文mbed博客

  • 中文社区博客

  • 恩智浦汽车电子MCU讨论区博客

 

Tags
Actions
  • RSS
  • More
  • Cancel
Related blog posts
Related forum threads

如何做到芯不贵、心不累?这里有个0元CPU打造专属SoC的方案!

Song Bin 宋斌
Song Bin 宋斌
June 7, 2018

自2010年起,Arm DesignStart提供给用户快速获得Arm IP的途径。三年前,Arm宣布通过DesignStart项目开放Cortex-M0系统,这也开启了新的一波超高能效定制化SoC的开发热潮;去年,Arm DesignStart项目得到扩展,加入Arm Cortex-M3处理器,为希望设计定制化SoC的开发者们铺平通往成功之路,帮助创新者以最小的风险将产品推向市场,将创意变为现实。

因为DesignStart,数以百计的嵌入式设计开发者、初创企业以及OEM厂商成为Arm生态系统的新成员。他们所研发的定制化SoC设计为众多不同的IoT和互联设备带来了嵌入式智能,Arm一贯重视来自各方的反馈并一直专注于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客户成功案例

物联网目前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软银的孙正义先生也曾预计,物联网即将迎来寒武纪式的爆发,到达2035年,全世界的物联网设备可能达到万亿台的数量规模,物联网的爆发奇点就在不久的将来。 而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自然是联网,其中物联网通信协议又分为很多种,包括传统的WiFi,Zigbee,Bluetooth,Ethernet,以及新兴的NB-IoT等。 目前,我们国内根正苗红的通信协议就是NB-IoT技术了,国内三大运营商非常有默契地都将NB-IoT作为物联网的主流传输协议。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下,比如一个水表,一个井盖,一个垃圾桶,往往传输的数据量非常小,而传输的距离却非常长。这时候WiFi,Zigbee,Bluetooth往往就力不从心了,而且很多场景下,Ethernet的部署会非常困难,也被出局,剩下的就只能考虑手机用的2G,3G,4G网络协议,但是成本和功耗又制约了他们。在这种背景下,传输距离长、功耗低、成本低、广域覆盖的NB-IoT技术就脱颖而出。也正是这个原因,物联网应用中,不能使用传统的手机芯片,需要物联网的专门芯片。

以前,国内的物联网芯片往往是一些体量较大的大厂家才能提供,随着物联网的大爆发,需要更多有创意,有能力的新兴企业的加入。顺应时势,有一家上海的初创型芯片公司——移芯通信科技站了出来,响应国家号召,非常低调务实地研发出了一款国产超低功耗 NB-IoT物联网芯片EC616,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芯片的特点如何:

 

我们可以看到,EC616的工艺水平,功耗和成本都非常符合物联网的应用需求,显著超越业内领先水平。而且移芯通信科技的的这款产品已经成功流片(Tape-out),计划于2018年年底开始量产了,真是可喜可贺。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家公司创始于2017年,公司人数最近才达到50人,那么他们是如何在短短的1年多时间内实现这一飞跃的呢?

☞ 其实,他们的成功有两大秘诀:

1)杰出的团队。移芯通信员工都是拥有10年以上工作年限的高学历人才,博士比率超过20%,最为核心的团队来自Marvell、展讯、海思等知名公司的手机芯片研发团队,技术创始人刘石先生是原Marvell手机芯片团队的算法协议栈及系统架构高级总监,技术创始人夏斌则是Marvell任职长达14年之久的原SoC团队技术总监,两位大将扛起移芯通信产品大旗。他们有大规模商业量产的通信IC设计经验和实践经历,市场方面的创始人熊海峰先生多年从事于物联网芯片行业,熟悉物联网的产品定义、市场推广、生态建设以及商业运作。

2)免费获得了Arm Cortex-M3 IP的支持。移芯科技是Arm Design Start项目在中国的首批合作伙伴,他们有经验的团队眼光独到,加入了Arm Design Start项目,免费获得Arm Cortex-M3的IP,同时也就意味着得到了整条产业上下游的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支持,从设计到流片,大大减少了工作时间,也节约了大量的经费,作为初创型公司,这两点是他们甩开其他同类型创业者的绝招。移芯的NB-IoT芯片基于M3内核单核设计,去除了传统架构中的DSP内核,是全球范围内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家通过单核实现NB-IoT SoC芯片设计的公司。

移芯通信科技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今后中国会有更多的创业公司会希望自己能定制一款适合自己芯片,那么加入Arm Design Start项目将会非常有吸引力,目前除了Cortex-M3以外Cortex-M0也是在该项目中的。如果您也想了解移芯通信科技,想了解Arm Design Start项目,请在本帖留言,或者发邮件给我ben.song@armchina.com

Anonymous
中文社区博客
  • 中文社区博客: 让数值算法在Arm edge端跑的更快

    章政
    章政
    CMSIS DSP 库作为高度优化的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计算库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开发者所喜爱,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逐步向Edge端扩展,Edge端的数字计算负载也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计算的压力,各种框架也在Edge端采用CMSIS DSP库进行优化加速。科学计算环境和嵌入式开发环境有很大的区别,比如科学计算往往采用Python,SCIPy,Matlab,而这些环境一般是无法在低功耗嵌入式环境…
    • November 13, 2019
  • 中文社区博客: 使用Arm Mobile Studio加速Mali GPU分析

    章政
    章政
    Streamline性能分析器是一个基于采样的分析器,可以提供有关设备中存在的Arm CPU和Mali GPU的详细性能信息。最新版本的Streamline包含一组预定义模板,可用于方便选择要使用的数据源,并控制它们的显示方式。最新版本的Streamline包含在  Arm Mobile Studio  2019.0和  Arm Development Studio  2019.0中,它包含对Mali
    • May 31, 2019
  • 中文社区博客: 安全驾驶、网络安全和成本问题正在延迟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部署

    Song Bin 宋斌
    Song Bin 宋斌
    Forrester顾问公司针对了 54 位汽车行业专家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自动驾驶原型车转化为量产车型的最大障碍是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而工程师最关注的领域则是如何解决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问题。   作者:Robert Day,Arm 汽车解决方案和平台总监   在搭载人工智能 (AI) 的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部署竞争中,面对诸多技术挑战,任何公司都无法突破速度限制。根据Forrester对全球汽车行业 54…
    • May 13, 2019